目录
文史新篇
現代中國的演説及演説學陳平原;1-18
從文獻到圖像:對阮籍之嘯的還原闡釋范子燁;19-27文化與傳統
唐代金銀器紋飾的詩意解讀揚之水;28-34+213-216
“文”在“事”“義”之間 試論傳統中國的“真實觀”趙冬梅;35-44
“父—子”二級結構與北族政權世界秩序的確立尹磊;45-50古典新義
尊者居先 一種不成文的古代禮制胡文輝;51-56
《老子》研究札記六題劉笑敢;57-63
讀書札記五則許全勝;64-71明清文化思潮
試論曹雪芹譏刺仇讎的手法黄一農;72-90
春意册中的兩篇改寫小説吴存存;91-103
南園詩社女侍張麗人傳注古直;104-110
明張喬“百花塚”資料輯略古直;111-120現代文化現象
一身是非誰與辨 中國現代醫學的重要奠基人劉瑞恒李昕;121-135
太虚的人生佛教及其人文維度王學海;136-148舊京風物
老北京坊巷史探源唐曉峰;149-155
北京大學東語系所購陳寅恪藏書殘目高山杉;156-164東學西學
歐洲此夕客星孤 1887-1890年間在柏林東方語言學院的三位東亞學者的唱和李雪濤;165-185
洋話漢寫 清末使節筆下的西方風物王丁;186-198學術史論衡
清代浙東史學的文獻特色與傳承意識黄愛平;199-212
徐志定與吕撫的時空交集 附論中國印刷史上的泰山磁版艾俊川;213-221
陳寅恪以史明詩的虚實分際唐定坤;222-240
白話文運動的莊禪文化思想淵源姚彬彬;241-246學林人物志
天下將亡 誰能覺醒 霍韜晦病榻口述致韋政通先生函霍韜晦;247-248
霍韜晦先生創辦法住事業的意義韋政通;249-253
馬一浮讀書法黄俊傑;254-270
邵循正先生的幾篇佚文(1949年前)戴海斌;271-286藝文與審美
詩咏天下第四水鄭培凱;287-293
感靈於冥冥 微覘木心轉印畫之蘊周瑾;294-311蓬遠樓隨筆
詩作選刊劉永翔;312-315文物與考古
漢代藝術表現形式與博山爐形名再思考張瀚墨;316-339
建初銅尺的考訂與詩 乾嘉考訂家的物緣與詩情葉倬瑋;340-349
古代璽印與中國史的重建周曉陸;林靜怡;350-361
從相和歌到鼓吹樂的轉變辛雪峰;劉呆運;362-370
張政烺先生與文物鑒定林小安;371-375文獻輯存
《安志敏日記》選刊導讀安家瑗;安家瑶;376-378
《安志敏日記》選刊379-405序跋與書評
序《烽火弦歌》王魯湘;406-419
蒙古帝國史與西方蒙古史之研究述評 《蒙古人》中譯本序孫衛國;張澤釗;姚金梅;420-425
讀《朱熹文集編年評注》蔡方鹿;426-433
學人寄語桑兵;2
編後434